![]() |
![]() |
![]() |
![]() |
![]() |
![]() |
· 用戶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 |
![]() |
| 網(wǎng)站首頁 | 文章中心 | 下載中心 | 圖片中心 | 雁過留聲 | 僚人家園 | 僚人商城 | | ![]() |
![]()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壯族在線 >> 文章中心 >> 僚人文苑 >> 僚人人物 >> 人物寫真 >> 正文 | 今天是: |
![]() |
壯族男子漢古笛 | |||
作者:謝壽球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7-3-11 ![]() |
|
||
壯族男子漢古笛 本站特別顧問 謝壽球 今年是壯族著名作家古笛先生從藝五十五周年,特撰此文以表敬意。 ——作者 古笛的“古”字在壯語中是“我”的意思,“笛”字在壯語中是“雄性”,是男子漢的意思!肮诺选奔匆鉃椤拔沂菈炎宓哪凶訚h”。 古笛是壯族名副其實的男子漢,要了解壯族人的鈣質元素不能不了解古笛。 古笛也是壯族當代文化的響亮簫笛,要研究壯族當代文化的熱血基因也不能不研究古笛。 古笛先生近照 廣讀天下大書的古笛 我是1976年春認識古笛先生的,當時的南寧地區(qū)文化局在南寧辦了個十來人的文藝創(chuàng)作學習班,請古笛先生來當教員。他和我還有宋郡先生及陳靄堅先生四人共居一室。他們?nèi)硕际敲暫枉曂瑯禹懥恋摹鞍l(fā)動機”,為了不影響我睡覺,古笛先生就叫我先睡,他們?nèi)撕i熖炜盏厣窳囊韵r間。于是一屋子便彌滿了古笛經(jīng)歷的傳奇故事:云南敢搶男人的佤族姑娘、邕寧異想天開造木自行車的農(nóng)民、研究用電炸田犁地的中科院下放科學家……聽到這些聞所未聞的故事我腦細胞像過了電般的興奮,哪里還睡得著。古笛聊了半天看我眼睛仍然亮晃晃的只好叫我也坐起來共聊。幾天“零距離的接觸”,使我認識了一個腦子里裝滿傳奇的古笛。我那時我還是一個從“修理地球專業(yè)”抽上縣文化館當專業(yè)創(chuàng)作人員不久的插青,滿腦子裝的除了書之外就是稻田里的泥和水,是古笛使我知道了一個活生生的全息世界,懂得了讀天下大書的重要。 古笛作為壯族的一代文化名人,他的學問不長于在書堆中尋章摘句,而是長于廣挖壯族大地深處的文化寶藏。他的壯族文化底蘊之深,知之者并不多。他深入西林縣考察,發(fā)現(xiàn)了馱娘江阿拉伯文的江上絲綢之路的證據(jù)。他夜訪龍州響水村的壯族老人,發(fā)現(xiàn)了壯族絕世的樂器烏猿骨簫和波咧,他在家鄉(xiāng)邕寧采風,一位壯族老奶奶專程而來向他傳唱絕世的布洛陀古歌……他身上到底藏有多少壯族文化的瑰寶,連與他無所不談的朋友和學生都摸不透。跟他學習多年,有兩件事給我印象很深: 一是他破譯“百越”之“越”和廣東之“粵”的文化密碼。他向我解釋,“越”有蛙文化的基因,因為壯語稱一種森林中的樹蛙叫“蹦越”,他是百越民族遠古的圖騰!霸健笔悄弥骰蚬ぞ咴谏种虚_路走的壯族先民!霸健弊值搅怂痉N植的盛世轉變成為“粵”,樣子像一條有稻米標志的小蝌蚪,仍是蛙文化的遺傳!盎洝币蚕褚粋腰佩兵器或工具的人,仍然和“越”字的文化內(nèi)涵相一致,是“越”的異體字。他這一獨特的見解連古文字專家陳政聽了也贊嘆不絕。 另一件事是布洛陀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他向我講述考察田陽敢壯山的感覺。他說,“敢”在壯語中是巖洞的意思,“壯”是洞穴的意思,“敢壯”就是壯族人居住所的意思,這里香火千年不斷,又有廣西最大的壯族歌圩,很有可能是壯族始祖布洛陀的遺址,要我親自去考察研究,證明這一猜想。后來我按照他的啟發(fā),深入考察研究,終于完成了尋找布洛陀文化遺址的任務。布洛陀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使1800萬壯族人民找到了自己的文化之源,古笛先生為壯族人民立了大功。 巧對天下絕句的古笛 古笛先生給我留下了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他那像劉三姐一樣敏捷的詩才。每次跟他外出采風考察,聽他即興賦詩對歌,常常是靈光閃耀,佳句迭出,我們也常常把他書寫的即興之作拿去抵充沿途的酒錢,一路上大家其樂融融。近年來他年紀雖逾古稀,但是才華天資仍然令年輕人嘆為觀止。因為他是歌舞劇《劉三姐》的作者之一,各地的文人歌手都喜歡出難題將他的軍,考一考他這個壯族“秀才“的真本事,于是當代的壯族文壇便增添了許多趣事佳話。 1977年的一天,古笛和宋郡到天等縣文化館講課。當?shù)匾晃恢呐柰踅杏窠鹈玫膶3虂碚夜诺褜Ω,她唱的山歌很?直奔古笛的名字奚落:“有田拿來種竹子,十口之家哪有吃”(壯歌大意,十口即古字,田種竹即笛字),這大有劉三姐當年收拾爛秀才的逼人陣勢。她是在古笛不知她姓啥名誰的情況下有備而來的,一悶棍打得古笛無法應對。正在這時,在一旁的文化館長勸玉姑娘:“玉金妹呀玉金妹,古老師剛到還沒吃飯,你這樣為難他怪不得嫁不出去!惫诺延谑庆`感上涌,開口就唱出了對歌:“三十出頭寶貝女,還不出嫁等幾時?”(壯歌大意,三十出頭即玉字,寶貝女即金妹的意思)。這一首對歌使從來沒遇見過對手的玉金妹動了真情,當場把自己的銀手鐲摘下送給了古笛. 1988年古笛應邀到貴州采風,在董酒酒廠,有人拿絕聯(lián)“懂天下事不如董酒”來向他問事。據(jù)說這一絕聯(lián)是文學大師趙樸初先生在文革中所擬,十多年一直無人能對,不知難倒了多少天下才子,F(xiàn)在要古笛對句,分明是想出難題考倒壯族的“劉三姐”。在眾目睽睽之下,古笛愣了二十多分鐘也想不出下聯(lián),眼看就要認輸。這時候有人遞了一支云煙給古笛,引發(fā)了古笛的靈感,他不慌不忙對出了下聯(lián)“云世間理難比云煙”,對得絕妙而又工整,全場于是爆發(fā)出了熱烈的掌聲。 以壯族為榮的古笛 在我們壯族一些文人中,存在著一種自卑的心理。他們怕別人知道自己是壯族人,怕別人笑自己的壯族口音,每逢說到壯族文化便心里發(fā)虛,不敢直起自己的腰桿。這種文化缺鈣的現(xiàn)象使古笛先生倍感痛心。古笛先生從來不違言自己的壯族血統(tǒng),從來不貶低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一輩子致力于挖掘和弘揚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并為此大聲疾呼,以自己的滿腔熱情喚醒民族之魂。 他經(jīng)常和我說起已經(jīng)失傳了的壯族古籍《布洛陀真經(jīng)》,說它是壯族歷史上了不起的百科全書。他原來從做道公的父親那里得到過這部著作的手抄本,可惜在文革中被抄家的人燒掉了。他經(jīng)常對我說起書中一些驚人的內(nèi)容:里面有古老的針灸穴位圖、有古老的羅盤制作的方法,有古老的壯族造船理念,有古老的壯藥配方……古笛先生告訴我,壯族遠古時代是用陰陽相濟的理念來造船的,船體是陰具,桅桿是陽具,所以桅桿的名字就叫“桅”(壯語陽具的名稱),布洛陀所做的指南針就叫羅盤。這就說明造船技術是越人的發(fā)明,并駕駛遠古時最先進的船舶遠涉重洋,現(xiàn)在許多太平洋島嶼上的民族都有越人的文化遺存。這個事實說明古越人在當時并不是個落后的民族。古笛所說的觀點當然需要更多的證據(jù)來證明,但他心中那股對自己民族深深的熱愛之情卻使人不能不感動。 古笛先生曾應邀到南開大學講學,對著濟濟一堂的著名教授,他講課的主題就是“蠻好”。他說:“我是被人稱為‘南蠻’的子孫,很多人都以為古代‘南蠻’是沒有衣服穿沒有文化的野人。這是一個歷史的誤會。你們都知道繁體字‘蠻’字是一個‘言’字加兩個‘絲’字和一個‘蟲’字組成!z’則有衣服也,‘言’則有文化也,有衣服穿有文化何‘蠻’之有?‘南蠻’是發(fā)明水稻種植技術、棉紡織技術和航海技術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有過重大的貢獻,在很多文藝作品中不管哪個朝代‘南蠻’都被描寫成赤身裸體穿樹葉披獸皮的民族,這是不懂壯族歷史文化的偏見。其實在漢族老百姓中,‘蠻’也不全是落后的意思,北方老百姓口頭上不是經(jīng)常講‘蠻好’嗎?可見‘蠻’就是好的意思!”古笛的這一番話在南開大學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使大家對壯族文化有了新的評價。 對于一些貶低壯族文化的言論,古笛先生常常是不留情面地嚴厲駁斥。有一次在北方朋友請客的宴會上,有人諷刺廣西文化界的計劃生育搞得好,幾十年只生了一個劉三姐。古笛一聽就拍案而起,把桌上酒瓶都震翻了。他反駁道,《劉三姐》就是那么好生的嗎?你們也生一個給我看看!《劉三姐》出國為國家賺了好幾億元的外匯,你們哪一個地方的作品對國家有這樣大的貢獻?這一番話說得對方無言以對,連聲說對不起。 這就是古笛!這就是我們壯族的男子漢古笛! 在他的身上我們了解了壯族人民的熱血才情和錚錚硬骨!在他的身上我們更認識了壯族文化深刻而博大的內(nèi)涵! |
|||
文章錄入:紅棉樹 責任編輯:紅棉樹 |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關于本站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用戶留言 | | |||||
![]() |
|